柱礎石是古代建筑構件的一種,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,除古時偶用金屬材料外,大部分為石質,因此民間俗稱柱礎石。柱礎石的形式分類,可大致分為覆盆式、覆斗式、鼓式、基座式、復合式。
覆盆式:整體形制有如一個倒扣在地上的盆,下口大,上口小,根據其上是否有雕刻裝飾,又分為素面和雕飾兩種。
覆斗式:覆斗式像一個倒扣在地上的“斗”。斗是古代屋頂建筑中一個的構件,與栱合成為斗栱。覆斗式柱礎中有一種形制特別的幾型柱礎,它是在覆斗式的基礎上,通過雕刻使柱礎成為一種具有四條腿的“幾”,并在幾的每條腿和兩腿之間雕刻植物、動物。
鼓式:鼓式整個柱礎形如一只大鼓,鼓身上多滿布雕飾。
基座式:是常見的一種柱礎形制,多用須彌座,座的上下有枋,中段為收縮進去的束腰,整體造型端莊。
復合式:以上四種形式的組合就是復合式,這類的柱礎應用廣泛。
綜上所述,對于柱礎石的形式大家是否了解了。